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芜湖繁昌人字洞繁昌窑遗址入选省重要考古新发现!

芜湖繁昌人字洞繁昌窑遗址入选省重要考古新发现

时间:2025-05-29 23:07:14 来源:白夜追凶小说 作者:{typename type="name"/} 阅读:845次

  近日,芜湖记者从“2020-2021年安徽重要考古新发现暨优秀考古工地”评选会获悉,繁昌繁昌区人字洞遗址、人字入选繁昌窑遗址入选“2020-2021年安徽重要考古新发现”。洞繁此次评选会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指导,昌窑省考古学会、遗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省重安徽新媒体集团移动与政务媒体中心协办。考古

  人字洞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西北约1.5公里的新发现瘌痢山上,是芜湖一处洞穴堆积。该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繁昌并于2006年5月以旧石器文化遗址的人字入选性质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生物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的洞繁综合研究成果表明,人字洞遗址的昌窑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20-256万年)。

芜湖繁昌人字洞繁昌窑遗址入选省重要考古新发现

  2021年春季,遗址在获批国家文物局的发掘执照后,为配合人字洞遗址抢险加固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芜湖市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人字洞遗址进行了40余天的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利用航拍、全站仪等最新的科技手段,首先对人字洞发掘区域进行了布方和建站,在此基础上对人字洞遗址本体的原生堆积开展细致地考古发掘,发掘深度约20-30cm,在地层中采集了远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制品十余件,这些文化遗物性质古老、简单、质朴,表明当时的古人类已经能够利用铁矿石等原料来制作简单的石制品。与文化遗物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百余件,包括一具成年个体中华乳齿象的门齿、下颌骨、前肢骨、掌骨和后肢骨,为江南中华乳齿象完整骨骼的研究和装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考古学证据。此外,还对人字洞的堆积物进行了系统筛洗,采集了丰富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芜湖繁昌人字洞繁昌窑遗址入选省重要考古新发现

  繁昌人字洞遗址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时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存之一,将中国古人类生存的时间推到了距今200多万年前,对探讨东亚人类起源、早期人类扩散、生存方式及早期人类演化的环境背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芜湖繁昌人字洞繁昌窑遗址入选省重要考古新发现

  繁昌窑遗址分布于芜湖市繁昌区南郊、西郊,是一处晚唐-北宋时期的大型瓷窑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2021年,为配合繁昌窑遗址防洪工程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区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在工程建设区域持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为790m2,发现龙窑、馒头窑、房址等各类遗迹共计43处,出土青瓷、青白瓷器可修复器物1000余件。

  此次发掘,首次发现晚唐-五代早中期的文化层,出土器物主要为青瓷碗、罐、碟、绳纹瓦片等,将繁昌窑的创烧时代提前到晚唐-五代,对研究繁昌窑创烧年代和青白瓷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都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在柯家冲窑遗址核心区新发现北宋早中期房址一处,属于繁昌窑遗址考古首次发现的生活类房址,在安徽窑业考古中亦属少见,为研究繁昌窑窑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状况提供了珍贵资料,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繁昌窑窑场布局情况的认识,对研究安徽古代窑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现北宋早中期的馒头窑是在皖南龙窑技术系统分布区首次发现源于北方窑业技术系统的窑炉,为繁昌窑青白瓷烧制工艺可能是北方制瓷艺人南迁后融合南北方烧瓷工艺的结晶的观点提供了新证据,对研究我国古代南北方窑业技术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章平周 高晓宇)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

相关内容
  • 筱田老师经典之作视频,在线观看与剧情介绍
  • 39岁老将征服地表最难乒乓球赛:家庭是原动力
  • C罗、梅西等十人角逐国际足联年度最佳男足运动员称号
  • 【体育广角镜】潜水运动,缘何愈发受到国人青睐?
  • 西西人大胆瓣开,网络影视资源探索与分享
  • 再度被剥夺参赛资格 南非名将称将继续上诉
  • 西安市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举行 310名爱好者参赛
  • 喜讯!赵立新获得全国冬运会陕西历史首枚金牌
推荐内容
  • 征服娱乐圈之迪丽热巴
  • 中国泳军世锦赛载誉归来 叶诗文坦言不再惧怕比赛
  • 新科温网冠军哈勒普确认参加2019年武网
  • 冬奥助力本地发展 体育之城雏形显现——看小城崇礼四年之变
  • 给女孩子贴上催眠贴纸——探索网络视频与剧情世界
  • 北京冬奥徽宝典藏版、珍藏版正式发布并将限量发行